星期一, 4月 16, 2007

新石器時代

[作者]:張宇翔

新石器時代
  從七千年前以來,臺灣普遍存在著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文化。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和卑南文化是此一時代各階段文化的代表。這些文化有的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的與東南亞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相關連。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已使用磨製、打製的石器、骨角器和陶器做為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並且喜歡用玉器做為裝飾。就社會經濟發展情形來說,早期開始懂得以根莖作物為主的初級農耕,由於生產量還不算大,形成的聚落小,人們過著游耕的生活,因此狩獵、漁撈仍然是主要的生產方式;到了中、晚期漸漸轉變成以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的農耕,由於生產量較早期為大,形成的聚落也比較大,農業漸占重要的地位,有家畜的飼養,人們過著長期定居的農耕生活。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臺灣人出現不同的埋葬方式,往往有陪葬物,可見人們已有宗教信仰。


臺灣患前時代生活圖譜

本篇文章引用自:http://contest.ks.edu.tw/~taiwan/chap2/index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