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19, 2006

運動會

作者:許舒寧

報導:

日本青少年棒球每年一度的盛事 - 甲子園大賽,在八月做最後階段的角逐,最後的49支球隊,將爭取象徵日本學生棒球最高榮譽的冠軍杯。8月21日的冠軍戰,勢必又將成為全日本最受矚目的焦點,其受重視的程度,可能比日本首相競選所引起的注意力還高。

  為什麼要談甲子園大賽?我們先來看看甲子園大賽的意義。甲子園的全名是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在創辦的那一年,剛好是歲次甲子,因此就把這項比賽的名稱稱為甲子園棒球大賽,每年在大阪成為全日本最盛大的體壇大事。

  今年是甲子園大賽的第83屆,在過去將近一百年之間,甲子園已經成為日本棒球的神聖殿堂,知名的職棒球星,如長島茂 雄、王貞治,以及目前仍活躍在日本職棒的松井秀喜、松阪大輔、清原和博等等,大多在甲子園的比賽中就已嶄露頭角,有些更是在打完甲子園之後,就直接被網羅 到日本職棒。

  甲子園是日本棒球的神聖殿堂,因為在日本棒球等於是與相撲同是國技的地位,能在日本職棒活躍的球星,更是日本大眾心目中的偶像。而日本職棒很多明星都經過甲子園的歷練,日本的棒球能名列世界五強之林,甲子園扮演極重要的推手。

  以今年的夏季甲子園為例,最後進入決賽的49支球隊,是從全國各地總共4,15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能成為這49支隊伍,已經是實力相當強的,如果能奪得最後的總冠軍,當然是全國民眾眼中的大英雄。

  每年維持在4,000多支高中棒球隊,難怪日本的棒球可以維持榮景不墜。雖然日本近十年來也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但 是日本的棒球熱潮始終未受到不景氣的波及,今年的甲子園參賽隊數,更是打破歷年紀錄。這股甲子園的熱潮,是支持日本棒球能在世界棒壇佔有一席之地的最佳原 動力。而參賽的4,000多支球隊,背後的支援團,無論是選手本身的家屬或是同學、老師、地方政府、企業等等,更是支持日本棒球運動的最直接力量。

  相較於日本甲子園的熱力,台灣的棒球熱潮在那裡?每年的青棒選拔賽,只有少得可憐的隊伍參加;教育部好不容易辦起來 的棒球聯賽,卻逃不過黑道企圖控制比賽結果勝負的陰影。企業自己舉辦的金龍旗青棒賽,正在高興有超過一百支球隊參加,也敵不過不景氣找不到贊助財源而面臨 停辦的命運。現在連教育部的聯賽都有可能因為經費短缺而不再續辦的傳聞,如果成真,整個台灣的棒球命脈有可能從此斷絕。

  學校棒球隊伍始終停留在休閒玩耍的階段,真正夠水準的球隊不超過十隊,選手人數無法成長,實力當然無法提升。每年的 比賽機會少之又少,愈加使得棒球的熱情難以上升;社會球隊因為經濟景氣不佳,企業在考量營業成本之下,首先面臨裁撤的就是花錢的球隊,如此使得台灣的棒球 未來命運更加多舛。過去支持棒球運動的中堅學校,如華興、榮工也都面臨無以為繼,並傳出將不再招收球員的決定;甲組的合庫棒球隊也傳出解散球隊的風聲。

  職業棒球多年來想要振興而不可得,兩個聯盟的惡鬥結果是使得台灣的職棒加速衰敗,目前雖有共識兩聯盟必須整合,但在面子上誰都不退讓的情結難以打開,兩聯盟合作前途渺茫,台灣職棒的未來在那裡誰也得不到答案。

  其實台灣的棒球還是很有可為,政府可以從學校棒球開始,過去20年來台灣培養出不少優秀的棒球人才,但是很多卻未再 從事棒球運動,如果能讓他們投入學校棒球紮根工作,相信可以引導風氣再度流行。另一方面增加比賽機會,提高誘因,讓更多人願意投入,無論是學校或是企業, 都能來支持棒球,球員多了實力就會提升,競爭力也提高,國際比賽成績隨之提升,相信棒球的熱潮很快就會再度來臨。



圖片來源: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_adv_prop=images&imgsz=all&im